【幼儿园托班七步洗手法教案】一、活动名称:
二、适用年龄:
托班幼儿(2-3岁)
三、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通过游戏和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步骤。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服务意识。
四、活动准备:
1. 洗手池或水盆若干个。
2. 香皂或洗手液。
3. 洗手步骤图卡或动画视频。
4. 洗手儿歌音频或教师自编儿歌。
5. 小毛巾每人一条。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们知道为什么每天都要洗手吗?”
引导幼儿说出“洗手可以干净”、“不生病”等想法。
展示图片或播放动画,介绍细菌的危害,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
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七步洗手法,并配合动作示范:
- 第一步:掌心搓手心
双手掌心相对,相互搓擦。
- 第二步:掌心搓手背
一只手的掌心搓另一只手的手背,交替进行。
- 第三步:指缝搓指缝
双手交叉,手指缝隙互相搓擦。
- 第四步:指尖搓指尖
双手指尖相扣,用力搓擦。
- 第五步:拇指搓拇指
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旋转搓擦。
- 第六步:手腕搓手腕
一手握住另一只手腕,上下搓动。
- 第七步:冲洗干净
用清水将手上泡沫冲洗干净。
3. 儿歌辅助记忆(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简化的洗手儿歌:
“手心搓搓,手背搓搓,
指缝搓搓,指尖搓搓,
拇指搓搓,手腕搓搓,
冲一冲,干干净净真舒服!”
4. 实践操作(10分钟)
幼儿分组进行洗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正确完成每一步。
鼓励幼儿互相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小朋友。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洗手步骤,鼓励他们在饭前、便后主动洗手。
提醒幼儿回家后也可以教家人一起洗手,养成良好习惯。
六、活动延伸建议:
1. 在班级设置“洗手打卡墙”,鼓励幼儿坚持每天洗手。
2. 开展“我是小卫士”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更多健康生活习惯。
3. 家园共育,提醒家长在家中也引导孩子正确洗手。
七、注意事项:
- 洗手时注意水温适中,避免烫伤。
- 确保幼儿在安全环境下操作,防止滑倒。
- 洗手后及时擦干,避免着凉。
八、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趣味性为主,结合儿歌和游戏,帮助幼儿轻松掌握七步洗手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可进一步结合生活场景,如用餐前后、户外活动后等,强化洗手习惯的养成。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适用于幼儿园托班阶段的卫生教育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