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阅读练习及答案】《公输》是《墨子》中的一篇重要文章,讲述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子与鲁国工匠公输盘(即鲁班)之间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辩论。文章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墨子坚定的反战思想和卓越的逻辑能力。
一、阅读理解题
1. 文章开头提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这里的“云梯”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
B. 一种攻城器械
C. 一种防御工事
D. 一种兵器
答案:B
2. 墨子为什么要前往楚国?
A. 为了游说楚王停止战争
B. 为了学习制造云梯的技术
C. 为了参加楚国的宴会
D. 为了宣传自己的学说
答案:A
3.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A. 墨子非常懒惰
B. 墨子行程很短
C. 墨子行动迅速且意志坚定
D. 墨子没有带足够的干粮
答案:C
4. 在与公输盘的对话中,墨子用“不可谓仁”“不可谓智”等词语批评了公输盘的行为,这体现了墨子怎样的思想?
A. 强调个人英雄主义
B. 主张以暴制暴
C. 反对不义之战,提倡兼爱非攻
D. 倡导君主专制
答案:C
5. 最后墨子用“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来应对公输盘,说明了什么?
A. 墨子无话可说
B. 墨子已经看穿了公输盘的意图
C. 墨子害怕公输盘
D. 墨子想继续拖延时间
答案:B
二、简答题
1. 请简要概括《公输》一文的主要内容。
答:
《公输》记述了墨子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亲自前往楚国与公输盘进行辩论,并最终使楚王放弃攻宋的故事。文章通过对话展现了墨子的智慧、勇气和反战思想。
2. 墨子是如何说服楚王放弃攻宋的?
答:
墨子首先指出楚国地大物博,没有必要去攻打小国宋国;其次,他强调战争会给百姓带来灾难,违背了“仁”的精神;最后,他用“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这样的类比,让楚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合理的,从而放弃了攻宋的念头。
3. 你认为墨子的思想在今天是否仍有现实意义?为什么?
答:
我认为墨子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他提出的“兼爱”“非攻”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关爱,反对无故发动战争,这在当今世界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面对国际冲突、民族矛盾等问题时,墨子的理念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和平解决争端的思路。
三、拓展思考
请你结合现实,谈谈你对“非攻”思想的理解。
参考答案:
“非攻”是墨子提出的重要主张之一,意指反对不义的战争。在现代社会,虽然国家之间的冲突形式发生了变化,但“非攻”思想依然适用。无论是国际间的军事对抗,还是社会内部的暴力冲突,“非攻”都提醒我们应以和平、理性和对话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结语:
《公输》不仅是一篇优秀的古文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经典。它让我们看到古代思想家对和平的追求与对人性的关怀。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