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范文:《鸣机夜课图记》原文及译文】《鸣机夜课图记》是清代文学家姚莹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绘母亲在深夜纺织、儿子刻苦学习的场景,表达了对母爱的敬仰与感恩之情。全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原文:
余幼时,家贫,母氏纺绩以养我。每夜,母执纺车,声如风雨;我则坐灯下,诵书不辍。或问曰:“子之学,何以能如此?”余曰:“吾母日夜劳苦,吾不忍废学。”遂益加勉励,不敢懈怠。
后余游学四方,尝见他家之子,或游戏于庭,或醉卧于榻,未闻有如我母者也。因思母之德,实非常人所能及。遂作《鸣机夜课图记》,以志其事。
译文:
我小时候家里很贫穷,母亲靠纺织来供养我。每天晚上,母亲拿着纺车,发出的声音像风雨一样;而我则坐在灯下,不停地读书。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能这么努力学习?”我说:“我的母亲日夜辛苦劳作,我不忍心荒废学业。”于是更加勤奋努力,不敢有丝毫松懈。
后来我四处游学,曾经看到其他人家的孩子,有的在庭院里玩耍,有的醉卧在床上,没有听说过像我母亲这样的人。因此想到母亲的恩德,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于是写下这篇《鸣机夜课图记》,用来记录这件事。
赏析:
《鸣机夜课图记》虽篇幅不长,但字字句句皆饱含深情。作者通过对母亲深夜纺织、自己勤学苦读的描写,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学子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求学的精神风貌。文章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此篇不仅是一篇记叙文,更是一首赞颂母爱的诗篇。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铭记父母的辛劳与付出,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成才,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