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逢入京使原文翻译及赏析】唐代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虽篇幅短小,却情感真挚,语言朴实,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边塞诗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唐代文人普遍的思乡情怀。
一、原文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二、白话翻译
向东遥望故乡,道路漫长难行,衣袖早已被泪水打湿,却仍止不住悲伤。在马上相遇,没有纸笔可以写信,只能托你带句话回家:我一切安好。
三、诗歌赏析
1. 情感真挚,触动人心
《逢入京使》是岑参在赴任途中偶遇一位回京的使者时所作。诗人身处边塞,远离故土,心中充满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通过“故园东望”“双袖龙钟泪不干”等诗句自然流露,表现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思乡之情。
“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思乡而泪流不止的状态,令人动容。这种情感不是豪迈的边塞壮志,而是细腻的人性关怀,体现了诗人内心柔软的一面。
2.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全诗仅四句,却层层递进,结构紧凑。前两句写景抒情,后两句叙事寄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特别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一句,既是现实的描写,又蕴含着诗人无法表达的复杂情感,极具画面感和感染力。
3. 反映时代背景与文人情怀
唐代边塞诗多以雄浑、壮阔为特点,但岑参的这首诗却从一个普通文人的视角出发,表现了对家庭的牵挂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符合当时文人离乡远行的普遍经历,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家国的深刻思考。
四、结语
《逢入京使》虽短,却以其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它不仅是岑参个人情感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真实映射。在今天看来,这首诗依然具有强烈的共鸣,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对家的牵挂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