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经典的诗歌之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以下是对《关雎》的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1. 关关:鸟鸣声。
2. 雎鸠:一种水鸟。
3. 洲:水中陆地。
4. 窈窕:形容女子文静美好。
5. 淑女:善良美丽的女子。
6. 君子:这里指贵族男子。
7. 逑:配偶。
8.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9. 荇菜:一种水生植物。
10. 流:采摘。
11. 寤寐:醒着和睡着。
12. 思服:思念。
13. 琴瑟:乐器,这里象征和谐的关系。
14. 芼:挑选。
翻译:
雎鸠在河中的小岛上鸣叫,
那美丽贤惠的女子啊,是君子理想的伴侣。
长短不齐的荇菜随波飘荡,
那美丽贤惠的女子啊,日日夜夜都在思念她。
追求却不能得到她,
日日夜夜都在想念她,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左右摇摆,
那美丽贤惠的女子啊,弹琴奏瑟与她亲近。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左右晃动,
那美丽贤惠的女子啊,敲钟击鼓让她快乐。
赏析:
《关雎》是一首描写男子对女子倾慕之情的诗篇。全诗通过雎鸠的鸣叫引出主题,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多次提到“参差荇菜”,不仅增加了画面感,也暗示了追求过程中的困难与曲折。最后,男子幻想通过音乐和钟鼓之声让女子感到快乐,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关雎》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