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5 07:49:43
hello大家好,我是大学网网小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大禹治水其位置到底在哪里,大禹在哪里治水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是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说是根据《山海经》记载,大禹治水的地点是在非洲肯尼亚。我的天,这怎么可能,凭借远古时代的技术水平,怎么可能到达这么远的地方,再说了,大禹治那里的水干什么,八竿子打不着吗,大禹又不住在那里,闲的吗?
我们都知道,《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虽然现代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但是里面的内容还是有待研究的,毕竟三人成虎,怎能凭借一部志怪古籍就改写历史,扭曲现世。
我们从小就是听着神话故事长大的,大禹治水就更是耳熟能详了。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又称大禹,是夏后氏首领,传说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出身不凡。其父名鲧(gǔn),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禹之子启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
帝尧时期,中原地区水灾频发,洪水泛滥,百姓苦不堪言,当时禹的父亲鲧被派去治理水患,但是用了九年时间,洪水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没起什么作用。舜发现鲧用“堵”的办法治水,哪里发大水就堵哪里,一点效果都没有,一怒之下,就将其给处死了。
父亲死了,儿子就上吧,接着就把治水的重任交给了鲧的儿子禹。禹不敢不接这个任务啊,不接就会被处死,接了还能活命。于是就联系了好朋友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总结了父亲鲧失败的经验教训,没走父亲的老路,用新的治水方法,变堵为疏。大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带领治水的百姓,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最终完成了治水,还留下了“堵不如疏”的成语。
禹为了治水,从来不敢懈怠。他与妻子新婚不久,就离开家,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曾三过家门不入, 正是他劳心劳力治水的最好证明。但我们都知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但是对大禹治水的地点却所知不多。大禹到底是在哪里治的水,治的哪条河呢?
1、在传统的说法中,大禹治水的地点是在“龙门”,也就是现今的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这个地方,黄河流淌至此,两岸悬崖峭壁,十分陡峭,万分险要,传说这里就是大禹凿开的,所以龙门又称禹门口。但是大禹生活的时代是在夏朝前期,凭借那时候的施工技术,绝对完成不了这么大的工程。
2、还有传说,大禹根据不同的水系,划天下(全国)为九州,而“九州”的说法最早是出自《尚书·禹贡》,《禹贡》虽然托名为大禹所作,其实却是战国后的作品 。以前的学者都认为这本书是夏朝史官甚至是大禹本人的著述,现在却早已为学界所否定,尤其可见当时夏朝的疆域没有如此之大。这就有些互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
3、最新的说法,大禹治水,治的并不是长江、黄河之水,实在是没那种能力。那时的洪水指的是“海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这种问题是世界性的,世界各地许多民族都有被洪水所淹的传说。洪水退后,地面淤积一片,如果不处理好,就不便耕种。而这时候大禹所治理的,大概就是这种田间水渠的管理。这与孔子所说的“尽力乎沟洫”是大致符合的。
《孟子》一书中也提到过大禹治水,在《孟子.滕文公》中也说:“当尧之时,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而中华大地上的江河,流向大部分都是自西向东,不论水大水小,一般都不会出现“横流”、“逆行”的现象,只有在海侵时,海水才会由东向西倒灌,出现“横流”、“逆行”的现象。
现在看来,还是这种新的观点是最可靠的,最有可信度的。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哦!如果你也喜欢小编的内容,千万别忘了点赞评论关注哟,谢谢!(想吐槽的也可以在下方进行评论哦!!!)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