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古诗30首】“水”是中华文化中一个极具诗意的意象,它不仅象征着生命的源泉,也承载着诗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深刻感悟。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以水入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本文将总结与“水”相关的古诗30首,并通过表格形式呈现其基本信息。
一、
在古代诗词中,“水”常被用来表达思念、离别、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等情感。无论是江河湖海,还是溪流瀑布,都成为诗人寄托情怀的对象。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以下列出的30首与“水”相关的古诗,涵盖了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作品,既有豪放奔放,也有婉约细腻,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水的古诗30首(按作者朝代排序)
| 序号 | 诗题 | 作者 | 朝代 | 诗句摘录 |
| 1 | 《将进酒》 | 李白 | 唐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 2 |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 唐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 3 |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 唐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 4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唐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 5 | 《过故人庄》 | 孟浩然 | 唐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 6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 唐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 7 | 《山居秋暝》 | 王维 | 唐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 8 | 《渔歌子》 | 张志和 | 唐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 9 | 《滁州西涧》 | 韦应物 | 唐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 10 | 《钱塘湖春行》 | 白居易 | 唐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 11 | 《忆江南》 | 白居易 | 唐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 12 | 《泊秦淮》 | 杜牧 | 唐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 13 | 《赤壁》 | 杜牧 | 唐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 14 | 《浪淘沙》 | 刘禹锡 | 唐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 15 | 《望洞庭》 | 刘禹锡 | 唐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 16 | 《暮江吟》 | 白居易 | 唐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 17 | 《枫桥夜泊》 | 张继 | 唐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 18 | 《小池》 | 杨万里 | 宋 |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
| 19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杨万里 | 宋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 20 | 《舟过安仁》 | 杨万里 | 宋 |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 21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宋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 22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 宋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 23 | 《如梦令》 | 李清照 | 宋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 24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辛弃疾 | 宋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 25 |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 李之仪 | 宋 |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 26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杨慎 | 明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 27 |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 高启 | 明 |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
| 28 | 《采莲曲》 | 王昌龄 | 唐 |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 29 | 《竹枝词》 | 刘禹锡 | 唐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 30 | 《长歌行》 | 汉乐府 | 汉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
以上30首古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水”的形态与意境,既是自然景观的写照,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这些作品至今仍广为传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以上就是【水的古诗30首】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