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勤拂拭的意思及全诗出处】一、
“时时勤拂拭”出自唐代禅宗诗人神秀的《偈》。这句诗表达了修行者应不断努力、保持清净心的理念,强调修行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与自我反省。
该诗是禅宗历史上著名的“偈”之一,与慧能的《偈》形成对比,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修行理念:一种是“渐修”,另一种是“顿悟”。
以下是对“时时勤拂拭”的意思及全诗出处的详细解析: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原文诗句 |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 出处 | 神秀《偈》(唐代) |
| 作者 | 神秀(唐代禅宗高僧,北宗禅创始人) |
| 意思 | 要时刻勤奋地擦拭心灵,不让它沾染尘埃,比喻要不断修养心性,保持清净。 |
| 诗歌背景 | 为回应慧能的“菩提本无树”偈而作,体现“渐修”思想。 |
| 对比 | 与慧能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形成鲜明对比,代表不同禅宗流派的主张。 |
| 诗词风格 | 语言朴实,寓意深刻,强调修行需持之以恒。 |
三、补充说明
“时时勤拂拭”这一句,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修行哲理。它强调的是人不能放松对自身心性的修炼,就像擦拭镜子一样,必须经常清理,才能保持明亮清晰。
在佛教中,“尘埃”象征烦恼、杂念和世俗欲望,而“拂拭”则是指通过修行、诵经、打坐等方式来净化内心。这种思想在后来的禅宗发展中被广泛接受,并成为修行实践的重要指导原则。
相比之下,慧能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则更强调“顿悟”,认为心性本净,无需外修,只需觉悟即可。
因此,“时时勤拂拭”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要求,也反映了当时佛教界对于修行方式的不同看法。
四、结语
“时时勤拂拭”虽出自一首禅宗偈诗,但其内涵深远,不仅适用于宗教修行,也可引申为人生中的自律与坚持。无论是在精神层面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提醒我们:唯有不断努力,才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清明。
以上就是【时时勤拂拭的意思及全诗出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