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原诗

2025-10-17 20:21:35

问题描述: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原诗,急!求解答,求此刻有回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7 20:21:35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原诗】“书到用时方恨少”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语,常被用来表达在实际应用中才意识到知识储备不足的遗憾。这句话虽然常见,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它的出处和完整内容。以下是对该句来源的总结与分析。

一、原文出处

“书到用时方恨少”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答友人》。全诗如下:

> 《答友人》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然而,仔细阅读这首诗可以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并未出现在其中。因此,这句常见的说法实际上是后人根据诗意进行的提炼,并非原诗中的句子。

二、常见误解与延伸

实际上,“书到用时方恨少”最早见于清代学者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他借古人之口表达了对知识积累不足的感慨。后来,这句话逐渐被广泛引用,成为人们在学习或工作中反思自身知识储备不足的常用语。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内容
原文出处 刘禹锡《答友人》(未直接出现)
常见引用出处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原句内容 “书到用时方恨少”
原诗是否包含此句
作者 非刘禹锡原创,属后人提炼
使用场景 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知识不足感叹
相关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四、结语

“书到用时方恨少”虽不是出自某一首具体的古诗,但它所传达的思想却深入人心。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不断积累知识,避免在关键时刻因准备不足而懊悔。无论是读书还是实践,都应做到“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发挥知识的价值。

以上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原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