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文言文及翻译】一、
“孔融让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典故之一,出自《后汉书·孔融传》,讲述了东汉时期名士孔融在幼年时便展现出谦让美德的故事。这个故事常被用来教育儿童要懂得礼让、尊敬长辈,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仁”与“礼”的思想。
孔融年幼时,家中有梨子,他主动选择最小的梨子吃,把较大的留给兄长和弟弟。这一行为得到了父亲的赞赏,并被后人传颂为“让梨之德”。
以下为原文及现代汉语翻译:
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表格
文言文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也。年四岁,尝与诸兄共食梨,融独取其小者。 | 孔融字文举,是鲁国人。四岁时,曾和兄弟们一起吃梨,只有他拿最小的梨。 |
其兄问曰:“汝何不取大者?” | 哥哥问他:“你为什么不拿大的?” |
融对曰:“我年少,当取小者。” |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小的。” |
父曰:“他人尚幼,汝则老矣!” | 父亲说:“别人还小,你却已经长大了!” |
融曰:“我虽年少,然知让长者,是以老矣。” | 孔融说:“我虽然年纪小,但知道让给年长的人,所以已经‘老’了。” |
三、总结分析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融从小就具备谦逊礼让的品格,这种精神不仅符合当时社会推崇的孝悌之道,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故事虽短,但寓意深刻,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此外,该故事也被广泛用于小学语文教材中,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此故事,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代文人的道德标准,也能反思现代社会中是否仍应提倡这种谦让精神。
以上就是【孔融让梨文言文及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