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水调歌头》《定风波》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水调歌头》《定风波》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快急疯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8 01:21:29

《水调歌头》《定风波》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月几时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B.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美好的祝愿

C. 全词情感由孤独转向豁达,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D. 此词是苏轼在中秋夜为思念弟弟而作

答案:A

解析:“明月几时有”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主要表达的是对明月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并非直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2. 对《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表现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消极情绪

B. 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境

C.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不满

D. 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迷茫与困惑

答案:B

解析:“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表现出诗人历经风雨后的洒脱与释然,体现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3. 下列诗句中,与“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意境最相近的一项是( )

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C.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D.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答案:C

解析:“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出自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表达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样,都带有漂泊与离别的意味。

4. 对《水调歌头》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留恋

B. 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

C.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D. 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答案:B

解析:“起舞弄清影”是诗人对月起舞,表达出一种孤寂中的自得,而非对仙境的向往。

5. 下列对《定风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该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

B. 通过描写雨中行走的情景,抒发了作者豁达的情怀

C. “竹杖芒鞋轻胜马”表现了作者对仕途的厌倦

D. 全词语言豪放,风格洒脱

答案:C

解析:“竹杖芒鞋轻胜马”表现的是作者在困境中依然从容自信的态度,而非对仕途的厌倦。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简要分析《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

这句话以月亮的阴晴圆缺比喻人生的悲欢离合,揭示了世间万物皆有变化、无法圆满的客观规律。它既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为后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了铺垫,使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沉、富有哲理。

2. 结合《定风波》的内容,谈谈你对“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理解。

参考答案:

这句诗表现了作者在经历了风雨之后,内心趋于平静,不再执着于外界的得失与成败。无论风雨还是晴天,都已经看淡,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展现了苏轼豁达开朗的精神风貌。

三、作文题(10分)

请以“人生如逆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结合《水调歌头》《定风波》的内容,谈谈你对人生的看法。

参考立意:

人生如同一次旅程,充满未知与挑战,但只要保持豁达的心态,就能在风雨中前行,在平凡中寻找意义。苏轼在逆境中仍能写出如此豁达的词作,正是因为他懂得珍惜当下、坦然面对命运的起伏。

总评:

本组阅读材料紧扣中考语文考查重点,注重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思想感悟力的培养。通过选择题、简答题和作文题,全面考察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