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等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等,求路过的高手停一停,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7 08:33:31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等】《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整理而成,内容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十则”是后人从《论语》中精选出的十则具有代表性的语录,常被用作学习和修身的重要参考。

以下为《论语十则》的原文、翻译及简要注释: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也不生气,不就是有德行的君子吗?”

注释:

“说”通“悦”,意为高兴。“愠”指生气、恼怒。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在温习旧的知识时,能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做老师了。”

注释:

强调复习与思考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回顾才能有所创新。

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注释:

体现谦虚好学的精神,善于向他人学习。

四、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注释:

强调诚实面对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掩饰无知。

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有德行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要反省自身是否有类似的毛病。”

注释:

提倡自我反思与向他人学习的修养方式。

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东西,学习不感到厌烦,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什么难呢?”

注释:

表现出孔子对教育和学习的态度,充满热情与耐心。

七、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

孔子说:“立志追求道,以德为根基,依靠仁爱之心,游历于各种技艺之中。”

注释:

这是孔子的人生理想,强调道德修养与文化修养的结合。

八、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的时候,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口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我就不再教他了。”

注释:

强调因材施教与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

九、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孔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

注释:

体现出孔子注重自我反省与修身的品德。

十、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清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快乐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富贵,对我来说就像飘浮的云一样毫无意义。”

注释:

表达孔子安贫乐道、重义轻利的生活态度。

结语:

《论语十则》虽篇幅短小,但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至今仍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无论是学习、处世还是修身养性,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