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案及第5课及散文)】一、课程名称
《大学语文》第5课:散文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与分类,掌握散文的写作特点。
- 学习并分析经典散文作品的语言风格、结构布局和思想内涵。
2. 能力目标
- 提高学生对散文语言的感知力和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其尝试进行简单的散文创作。
3. 情感目标
- 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 引导学生通过散文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哲思。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散文的特点与写作手法,如抒情性、叙事性、议论性等。
- 难点:如何在阅读中把握散文的情感基调与思想深度;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散文写作。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
(一)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提问方式引入:“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读什么类型的文学作品?有没有特别喜欢的一篇散文?”引导学生分享个人阅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1.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
- 散文是一种不拘泥于形式、自由灵活的文体,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思想性。
- 主要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三种类型。
2. 散文的写作要素
- 选材:贴近生活,真实自然。
- 结构:松散但有条理,注重情感的表达。
- 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 主题: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对生活的感悟。
3. 经典散文赏析
- 选取《背影》(朱自清)、《荷塘月色》(朱自清)、《记念刘和珍君》(鲁迅)等文章进行讲解。
- 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语言运用技巧以及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内涵。
(三)课堂讨论(10分钟)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 你最喜欢哪一篇散文?为什么?
- 这篇文章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 如果让你写一篇散文,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题材?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写作练习(10分钟)
布置小作文题目:
“我记忆中最温暖的一件事”
要求:
- 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 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 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
五、作业布置
1. 阅读一篇课外散文(如《朝花夕拾》中的篇目),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2. 完成课堂作文,并在下节课进行交流分享。
六、教学反思(课后)
本节课通过讲解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了散文的写作特点与阅读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
备注:本教案适用于高校本科阶段《大学语文》课程,可根据实际教学进度和学生水平适当调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