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水土流失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甘肃省在水土资源保护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为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现象,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甘肃省人民政府近日正式发布了《关于划定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通知》,旨在通过科学规划、精准施策,推动全省水土保持工作迈上新台阶。
该通知明确指出,依据全省水土流失现状、自然地理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水土保持功能分区,合理划定了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这些区域涵盖了黄土高原、祁连山、河西走廊等生态脆弱地带,是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的核心区域。
在重点预防区,政府将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力度,严格控制人为破坏行为,推进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提升植被覆盖率,增强土壤固持能力。同时,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体系,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而在重点治理区,则以治理为主,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整治、沟道防护等措施,逐步改善土地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此外,还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
此次划定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提升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也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甘肃省将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总之,甘肃省人民政府此次对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的科学划分,标志着全省水土保持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必将为全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