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一、什么是压疮?
压疮,也称为压力性溃疡或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引发组织缺血、坏死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常见发生部位:
- 骨突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足跟、肩胛骨等
- 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患者更易发生
二、压疮的成因
1. 持续性压迫
- 病人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缺乏活动,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
2. 剪切力和摩擦力
- 病人移动时皮肤与床单之间产生摩擦,或身体滑动产生的剪切力。
3. 营养不良
- 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皮肤修复能力。
4. 潮湿环境
- 尿液、汗液等导致皮肤湿润,增加感染风险。
5. 年龄因素
- 老年人皮肤弹性差,血管脆弱,更容易受损。
三、压疮的分级
根据国际标准,压疮分为五个阶段:
| 分级 | 描述 |
|------|------|
| Ⅰ度 | 皮肤完整,出现红斑,按压不褪色 |
| Ⅱ度 | 表皮或真皮部分损伤,表现为水疱或浅表溃疡 |
| Ⅲ度 | 全层皮肤损伤,形成较深的溃疡,可能涉及脂肪层 |
| Ⅳ度 | 深部组织坏死,累及肌肉、骨骼或肌腱 |
| 不可分期 | 因覆盖物(如敷料)掩盖,无法判断真实深度 |
四、压疮的预防措施
1. 定期翻身
- 每2小时变换一次体位,减少局部压力
- 使用减压设备(如气垫床、泡沫垫)
2.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 及时清理排泄物,避免潮湿
- 使用温和的皮肤护理产品
3. 加强营养支持
- 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增强皮肤修复能力
- 必要时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4. 增加活动与康复训练
- 对于能活动的病人,鼓励适当运动
- 协助不能自主活动者进行被动关节活动
5. 使用辅助工具
- 如防压疮床垫、减压坐垫、支撑枕等
五、压疮的护理方法
1. 清创处理
- 根据压疮程度选择合适的清创方式(机械、化学、生物清创)
2. 换药护理
- 使用合适的敷料(如藻酸盐、银离子敷料等)
- 定期观察伤口变化,记录病情发展
3. 控制感染
- 保持伤口清洁,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 监测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感染指标
4. 心理支持
-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六、总结
压疮是一种可预防、可控制的并发症。通过科学的护理手段和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医护人员应提高对压疮的认识,加强日常护理,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如需将此内容转化为PPT格式,建议每页包含一个主题,并配以相关图片、图表或流程图,使内容更加直观易懂。需要我帮你设计PPT框架或添加具体幻灯片内容也可以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