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进口食品安全监管,规范进口食品进出口商的经营行为,提升食品进口全过程的可追溯性,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国家相关部门近日正式发布了《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管理规定》以及《食品进口记录和追溯管理办法》两项重要文件。
这两项规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进口食品监管体系上迈出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一步。新政策对进口食品企业的备案流程、信息申报、记录保存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从源头上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监督管理,提升整体食品安全水平。
《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管理规定》主要针对从事进口食品业务的企业,明确了备案条件、申请程序、监督管理等内容。所有拟开展进口食品业务的企业,必须按照规定完成备案登记,确保其具备合法合规的经营资质。同时,该规定还强调了企业主体责任,要求进出口商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进口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食品进口记录和追溯管理办法》则聚焦于进口食品的全程记录与追溯体系建设。该办法要求进口企业在食品进口过程中,如实记录相关数据,包括产品名称、批次号、生产日期、原产国、运输信息、收货人信息等,并确保这些信息能够被有效追溯。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监管部门可以迅速定位问题源头,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
此次新规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也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透明、规范的方向发展。对于广大进出口企业而言,虽然短期内可能需要适应新的管理要求,但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国家相关部门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完善进口食品监管体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也鼓励企业积极主动配合监管工作,共同构建健康、有序的进口食品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