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这片充满智慧与创意的土地上,优秀的教学设计犹如一束明亮的光,照亮学生求知的道路。今天,我们分享的是一份荣获一等奖的教学设计——《天窗》。
《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创作的一篇经典散文,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孩子们通过天窗观察世界的情景,表达了对童真、自然以及生活的热爱。这份获奖的教学设计以其创新的理念和精妙的构思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
首先,在导入环节,教师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一段关于乡村生活的小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天窗这一独特的存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接着,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天窗有什么特别之处?”、“它如何影响了孩子们的生活?”等问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新授部分,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交流。学生们纷纷发表见解,有的说天窗让他们想起了小时候趴在屋顶上看星星的日子;有的则表示天窗给了他们无限遐想的空间。这样的互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该教学设计还注重实践应用。例如,安排了一项小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天窗”,然后用画笔记录下透过这个“天窗”看到的世界。这项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
最后,在总结提升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内容,提炼出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联系实际生活谈谈如何珍惜当下、享受生活。这种开放式的结尾方式,让课堂氛围达到了高潮,同时也实现了知识与情感的双重升华。
总之,《天窗》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正是因为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实践操作。相信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匪浅,收获满满的成长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