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2017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二类)x】引发关注。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7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医疗器械被划分为三类:一类、二类和三类,其中二类医疗器械属于中等风险产品,需要进行一定的监督管理。这类产品在生产、经营和使用过程中需符合相关法规要求,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对2017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二类)的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列出部分典型二类医疗器械类别及其用途。
一、
2017年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是国家对医疗器械进行科学分类管理的重要依据。其中,二类医疗器械主要包括具有中等风险的产品,如手术器械、诊断设备、部分治疗设备等。与一类医疗器械相比,二类医疗器械在设计、生产、检测等方面有更高的标准;与三类医疗器械相比,其风险相对较低,但仍需经过一定程序的审批和监管。
该目录的发布有助于规范医疗器械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保障公众健康。企业在生产、销售二类医疗器械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产品的合规性与安全性。
二、二类医疗器械分类表(部分)
序号 | 分类代码 | 产品名称 | 用途说明 |
1 | 01 | 医用纱布、绷带 | 用于创面覆盖及包扎 |
2 | 02 | 手术刀、剪刀 | 用于外科手术中的切割和剪切操作 |
3 | 03 | 消毒器械 | 用于医疗环境中的消毒处理 |
4 | 04 | 医用缝合针、线 | 用于外科手术中的伤口缝合 |
5 | 05 | 医用温度计 | 用于测量人体体温 |
6 | 06 | 血压计 | 用于测量血压值 |
7 | 07 | 病人监护仪 | 用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
8 | 08 | 心电图机 | 用于记录心脏电活动 |
9 | 09 | 医用吸引器 | 用于清除呼吸道或手术部位的分泌物 |
10 | 10 | 雾化器 | 用于药物雾化吸入治疗 |
以上内容为对“2017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二类)”的简要总结与分类展示,旨在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二类医疗器械的范围和管理要求。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法规文件进行详细查阅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