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文言文】古时有农夫,耕田种粟,勤于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田中禾苗初生,嫩绿可爱,农夫甚喜,然心急如焚,恐其生长缓慢,遂每日清晨起,手执禾苗,逐株拔高,以助其速长。
邻人见之,惊曰:“此非助苗,乃害苗也!”农夫不听,坚持为之。数日后,禾苗皆枯,田中无收,农夫懊悔不已,叹曰:“吾欲助其长,反致其亡。”
此故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寓意深刻,世人多以此为戒。凡事物之成长,自有其自然规律,不可急于求成,强求其速,反失其本。
“拔苗助长”一语,后世常用以比喻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古人云:“欲速则不达。”此理虽浅,然行之者少,故常需警醒。
文言文中,“揠苗助长”亦作“拔苗助长”,皆指此事。其文简练,意蕴深远,读之令人深思。今日之人,若能以此为鉴,行事循序渐进,不躁不急,或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失败与遗憾。
总之,凡事应顺其自然,不可强求;人生之路,亦当步步为营,方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