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古诗的意思是什么】《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词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全词如下:
>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词的意境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下面我们逐句来解读其含义: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乡村的景象:简陋的茅草屋低矮而朴素,屋前的小溪边长满了青翠的野草。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暗示了生活的简朴和安逸。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这里提到的是老夫妻在酒后用吴地的方言轻声细语地交谈,显得十分亲密和谐。这一幕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幸福,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农村生活的真实状态。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这是对家中两个儿子的描写:老大在溪边的田地里劳作,老二则在编织鸡笼。他们各自忙碌,分工明确,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协作与责任。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最后一句是整首词中最生动、最富有童趣的部分。小儿子调皮捣蛋,在溪边躺着剥莲子吃,天真烂漫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这一画面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也让整首词更加鲜活。
总的来说,《清平乐·村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图景。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朴实生活的深情歌颂。辛弃疾虽身处乱世,但他依然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这也正是这首词能够流传千古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