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乱吃药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药物的基本常识,知道不能随便吃药。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学会在生病时听从大人安排吃药。
3. 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幼儿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讲述小明乱吃药的故事)
- 药物模型或玩具药瓶(如:感冒药、退烧药等)
- 安全知识卡片
- 小贴纸、奖励贴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吃过药?为什么吃药?”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吃药的经历。接着出示一张“小明乱吃药”的图片,引发幼儿兴趣。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小明乱吃药”的故事:
“有一天,小明觉得肚子疼,他看到妈妈的药瓶,就偷偷拿了一颗药吃下去。结果,他肚子更痛了,还晕倒了。后来医生告诉他,那是大人吃的药,小朋友不能随便吃。”
提问:“小明为什么会受伤?”“我们能不能随便吃药?”
3. 讨论与交流(10分钟)
引导幼儿讨论:
- 你有没有看到过别人乱吃药?
- 如果你身体不舒服,应该怎么做?
- 你家的药放在哪里?是不是小朋友能拿到的地方?
4. 游戏互动(10分钟)
游戏名称:《我是小小医生》
玩法:教师展示几种不同的药瓶,幼儿分组判断哪些是“可以吃”的,哪些是“不可以吃”的。正确回答可获得小贴纸奖励。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
“小朋友要记住,吃药一定要告诉大人,不能自己随便拿药吃。如果身体不舒服,要告诉爸爸妈妈,由他们来帮你拿药。”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检查家里的药品存放位置,确保不会被小朋友拿到。
四、活动延伸:
- 家园共育:发放“安全用药小贴士”,提醒家长注意家中药品的保管。
- 区域活动:设置“安全用药角”,投放相关图书和道具,供幼儿自主探索。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游戏、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建立“不乱吃药”的安全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实例,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安全行为习惯。
备注: 本教案内容为原创设计,适用于幼儿园大班儿童,旨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