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遇狐丘丈人原文与译文】在古代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贤臣与隐士相遇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贤者的推崇。其中,“孙叔敖遇狐丘丈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出自《韩非子·喻老》篇。
原文: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皆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曰:“吾闻之,处世之道,贵以谦逊。”孙叔敖曰:“此何言也?”老父曰:“夫爵禄尊显,人之所贪也;而君独不取,是其德高也。然则,人必有后患。”孙叔敖曰:“此何谓也?”老父曰:“今君为令尹,而天下皆贺,惟我独来,是吾知君之能,而不屑于众人之贺也。然君子之忧,在于未得,而不在已得。若君不自安,而欲求进,必有祸矣。”
孙叔敖曰:“愿闻其说。”老父曰:“昔者,荆庄王之时,有三良臣:孙叔敖、令尹昭奚恤、司马蒍贾。三人同心辅政,国以大治。然昭奚恤死,蒍贾逐,唯孙叔敖独存。故曰:‘居安思危,可久于位。’”
孙叔敖敬之,遂以礼待之。后数年,果有事,而孙叔敖以智全其身。
译文:
孙叔敖担任楚国的令尹时,全国的人都来祝贺。有一位老人穿着粗布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后来也来拜访他,说:“我听说,为人处世最重要的是谦虚和谨慎。”孙叔敖问:“这是什么意思呢?”
老人说:“爵位和俸禄是人们所追求的,但您却不去争取,这说明您的品德高尚。然而,如果一个人只顾着获得荣誉,而不去思考潜在的危险,将来可能会招致灾祸。”
孙叔敖问:“这是什么意思呢?”
老人说:“现在您身为令尹,所有人都来祝贺,只有我独自前来,是因为我知道您的才能,却不屑于那些俗人的奉承。但君子的忧虑,是在没有得到的时候,而不是已经得到了之后。如果您不能保持谦逊,反而急于进取,那么一定会惹来祸端。”
孙叔敖说:“我想听听您的见解。”
老人说:“从前楚庄王时期,有三位贤臣:孙叔敖、令尹昭奚恤和司马蒍贾。他们三人同心协力辅佐国家,使国家繁荣安定。然而,昭奚恤去世了,蒍贾被驱逐,只有孙叔敖得以保全。因此说:‘身处安逸时要想到危险,才能长久地保持地位。’”
孙叔敖非常尊敬这位老人,于是以礼相待。几年后,果然发生了一些事情,而孙叔敖因为早有准备,最终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总结: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这个故事,不仅是对孙叔敖智慧与谦逊的赞美,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在取得成功之后,更要保持警觉,居安思危,方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也反映出古代社会中隐士与贤臣之间的互动,以及对道德修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