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活动主题:我们的校园小卫士
二、活动时间:2025年4月
三、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
四、活动目标:
1.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实践操作能力。
4. 让学生了解校园环境的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布置任务,分组安排学生进行校园环境调查。
2. 准备记录表、相机、垃圾袋、手套等工具。
3. 每位学生准备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或观察记录表。
六、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观察与记录(1课时)
1. 教师讲解本次活动的意义和要求。
2. 学生分组在校园内进行实地观察,重点查看绿化带、操场、教室、走廊等区域。
3. 学生用图画、文字或照片记录发现的问题,如乱丢垃圾、花草被踩踏、垃圾桶不分类等。
第二阶段:讨论与分析(1课时)
1. 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改善校园环境,提出可行的建议。
3. 教师总结各组意见,形成初步的“校园环境改善方案”。
第三阶段:行动与实践(1课时)
1. 根据讨论结果,学生分组开展校园清洁活动,如捡拾垃圾、整理花坛、张贴环保标语等。
2. 教师协助学生完成活动,并拍摄记录过程。
3.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分享感受,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七、活动延伸:
1. 鼓励学生将本次活动写成一篇小作文或制作一份手抄报。
2. 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班级文化墙上,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3. 建议学校设立“校园环保小卫士”评比机制,持续激励学生参与环保行动。
八、评价方式:
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情况和表现。
2. 成果性评价:根据学生提交的观察记录、活动照片和心得体会进行综合评定。
3. 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九、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尖锐物品或危险区域。
2. 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保持校园整洁。
3. 教师要全程关注学生动态,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十、教学反思: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身参与到校园环境的维护中,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今后可结合更多贴近生活的主题,进一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