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原文及翻译】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以沉郁顿挫、情感深沉著称。其中《阁夜》一诗,写于他漂泊西南期间,抒发了对时局动荡、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
原文: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巫山巫峡气萧森,塞上风云接地遥。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霄。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翻译:
年终时节,昼夜更替迅速,天边的霜雪在寒冷的夜晚渐渐消散。
巫山巫峡一带,空气肃杀冷清,边塞上的风云似乎与大地相连。
三峡的楼台仿佛吞噬了日月,五溪地区的服饰与云霞交织在一起。
千家万户的悲哭声中传来战争的消息,几处渔夫和樵夫唱着异族的歌曲。
诸葛亮和公孙述最终都化为尘土,人世间的音信与书信也渐渐变得冷落而遥远。
赏析:
《阁夜》是一首典型的杜甫晚年的作品,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诗中通过描绘冬夜的寒冷、山河的壮阔、战乱的残酷,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诗的最后两句“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更是将历史人物的命运与现实的孤寂融为一体,令人唏嘘不已。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思考。
结语:
《阁夜》作为杜甫诗作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更是一首蕴含哲理与情感的佳作。通过对“阁夜”这一特定时间点的描写,杜甫将个人的感伤与时代的动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厚重感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