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保健室管理制度(7页)】为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规范幼儿园卫生保健室的管理流程,提高卫生保健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全园各班级、保健室及相关工作人员,内容涵盖日常管理、卫生防疫、疾病防控、药品管理、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
一、卫生保健室职责
1. 负责全园师生的日常健康检查与监测工作。
2. 组织实施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及常见病防治工作。
3. 对入园幼儿进行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并维护幼儿健康资料。
4. 配合上级卫生部门开展各项卫生检查与评估工作。
5. 协助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及时响应和有效处置。
二、卫生保健室日常管理
1. 保持保健室环境整洁、通风良好,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 所有医疗器械、器具必须定期清洁、消毒,并登记使用情况。
3. 建立健全保健室物品清单,包括常用药品、器械、急救用品等,做到专人保管、定期盘点。
4. 每日安排值班人员,确保保健室正常运转,及时处理幼儿突发状况。
5. 保健室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如体温计、血压计、纱布、绷带、碘伏等。
三、幼儿健康检查制度
1. 新入园幼儿需提供《儿童健康体检表》和预防接种证明。
2. 定期组织幼儿进行身高、体重、视力、口腔等项目检查。
3. 每学期对幼儿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4. 对体弱儿、过敏体质儿童进行重点观察与跟踪管理。
5.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家长,并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治。
四、传染病防控措施
1. 做好晨检、午检、晚检工作,发现发热、咳嗽、皮疹等症状者,立即隔离并上报。
2. 建立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 加强教室、活动室、寝室等场所的通风和消毒工作。
4. 定期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增强幼儿和教职工的防病意识。
5. 对传染病流行期间,加强管理,必要时暂停集体活动。
五、药品管理规定
1. 保健室药品由专人负责管理,建立药品出入库登记制度。
2. 药品分类存放,标识清晰,严禁使用过期、变质药品。
3. 常用药品包括退烧药、止泻药、外用药等,不得随意发放给幼儿。
4. 使用药物前必须经保健老师确认,按医嘱或说明书使用。
5. 严禁将处方药带入幼儿园,特殊情况需经家长签字并报备。
六、突发情况处理流程
1. 幼儿发生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应立即送往保健室进行初步处理。
2. 根据伤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送医,并第一时间通知家长。
3. 保健室应记录事件经过、处理措施及后续跟进情况。
4. 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应启动应急预案,及时上报园领导和相关部门。
5.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教师和保健人员的应对能力。
七、人员培训与考核
1. 保健教师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和应急处理水平。
2. 每学期对保健室工作进行总结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表彰奖励。
4. 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或处罚。
5. 鼓励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卫生保健工作,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育人环境。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幼儿园保健室负责解释和修订。希望全体教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共同维护幼儿的身心健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与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