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原文及翻译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原文及翻译,急!求解答,求别无视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3 01:43:43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原文及翻译】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陶渊明是一位极具个性和影响力的诗人,他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品格闻名于世。他的作品不仅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更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其中,《与子俨等疏》是他写给儿子们的家书,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子女的关爱与期望,也展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生活的思想。

一、原文

余尝终日不食,但读《庄子》《老子》,或作诗赋,或饮酒,未尝废也。吾之志也,欲得其意,而不在文辞之间。然吾年已六十,齿落发白,心虽未衰,而体已老矣。吾之子俨等,皆已成立,各有所志,吾亦无复多言。惟愿汝等能守本分,安贫乐道,不慕荣利,不逐虚名,庶几可以自立于世。

吾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后遂成性,不能改也。吾常自谓:“不为五斗米折腰”,盖为此也。今虽老矣,此志未改。若汝等能知此意,则吾之教可得矣。

吾之生也,本非贵人,亦非富家,所赖者,惟一念清心耳。汝等当知,富贵不足恃,名声不足凭,惟有操行可久。若能守此,虽贫贱而不失其志,虽困厄而不改其心,斯为贤矣。

二、翻译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只是阅读《庄子》《老子》这样的经典,或者写诗作文,或者饮酒,从未停止过。我的志向是理解其中的道理,而不是拘泥于文字的表面。然而我已经六十岁了,牙齿脱落,头发花白,虽然内心尚未衰老,但身体已经老迈。我的儿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各自有自己的志向,我也不会再多说什么。只希望你们能够守住自己的本分,安于贫困,乐于道义,不羡慕荣华富贵,不追逐虚名,这样才可以在世间立足。

我年轻时喜欢读书,但并不追求深入理解,每当有所领悟时,就会高兴得忘记吃饭。后来就养成了这种习惯,无法改变。我常常自认为:“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这个意思。如今虽然年纪大了,但这个志向没有改变。如果你们能明白这一点,那么我的教导也就达到了目的。

我这一生,并不是出身显贵,也不是富裕之家,依靠的只是一颗清净的心。你们应当明白,富贵不足以依靠,名声也不值得凭借,唯有品行才能长久。如果你们能守住这一点,即使贫穷低贱也不会失去志向,即使遭遇困苦也不会改变初心,这才是真正的贤人。

三、结语

《与子俨等疏》不仅是陶渊明对子女的教诲,更是他一生人生观的浓缩表达。他强调“安贫乐道”、“守本分”、“不慕荣利”,这些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更需要像陶渊明那样,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不被外物所迷惑,做一个真正有操守、有修养的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