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middot及景公问何修则夫先王之游晏子对以省耕)】齐景公在位期间,常思古圣王之道,欲效法先王之政,以安邦定国。一日,景公问于晏子曰:“寡人欲行先王之游,当如何修治,方能合乎古道?”
晏子对曰:“昔者先王之游,非为游乐也,乃察民情、观农事、恤百姓之苦,以明治道之本。”
景公问曰:“然则何以修之?”
晏子曰:“臣闻‘省耕’者,乃先王之要务。夫农为天下之本,国之兴衰,系于田畴之间。若君能省其劳役,减其赋税,使民得时而耕,无饥寒之忧,则民心归附,国势自强。”
景公曰:“善!然则吾当如何行之?”
晏子曰:“宜令官吏体察民情,不扰农时;节用爱民,不奢靡浪费;赏罚分明,以正风纪。如此,则先王之游,非徒游也,实为教化之行,安邦之策。”
景公叹曰:“晏子之言,深得治国之要。寡人当谨记于心,施行于民。”
于是,景公依晏子之议,减赋税,省徭役,亲临田野,与民同耕。百姓感其德,皆乐业安居,国力日盛。
后人评曰:晏子以“省耕”为本,虽言简意赅,然其理深远。治国之道,在于体恤民力,顺天应人,非徒游乐也。景公能纳谏而行,故能成一时之治,亦可见贤臣之功不可没。
——《晏子春秋》记此一章,以示后人治国之本,不在浮华,而在实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