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发型变态反应(课件)】在免疫学中,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是机体对某些外来物质产生的异常免疫应答。根据发生机制和时间的不同,变态反应可以分为四型:I型、II型、III型和IV型。其中,迟发型变态反应(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 DTH)属于IV型变态反应,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通常在接触抗原后24至72小时内发生。
一、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定义
迟发型变态反应是指当机体再次接触特定抗原时,由于之前已经致敏的T淋巴细胞识别该抗原并激活,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这种反应不依赖于抗体,而是由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调控。
二、发生机制
1. 初次接触抗原(致敏阶段)
当机体首次接触到某种抗原(如结核菌、某些化学物质或自身抗原),树突状细胞会将抗原呈递给辅助T细胞(Th细胞)。Th细胞被激活后,分化为不同的亚群,如Th1细胞、Th2细胞等,其中Th1细胞在DTH中起关键作用。
2. 记忆T细胞形成
在初次接触后,部分T细胞转化为记忆T细胞,长期存在于体内,为后续的再次反应做好准备。
3. 再次接触抗原(效应阶段)
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T细胞迅速被激活,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等),吸引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等参与反应,造成局部组织的炎症和损伤。
三、常见诱因与临床表现
常见诱因包括:
- 结核杆菌
- 真菌感染(如念珠菌)
- 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
- 自身抗原(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自身组织)
典型临床表现:
- 局部红肿、硬结
- 皮肤瘙痒或疼痛
- 肿胀、渗出
- 严重时可出现组织坏死
例如,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就是利用迟发型变态反应来判断是否曾感染过结核杆菌。
四、与其他类型变态反应的区别
| 类型 | 机制 | 发生时间 | 抗体参与 | 经典例子 |
|------|------|----------|-----------|-----------|
| I型 | IgE介导的速发型 | 数分钟至数小时 | 是 | 过敏性鼻炎、哮喘 |
| II型 | 抗体介导的细胞毒性 | 数分钟至数小时 | 是 | 溶血性贫血、输血反应 |
| III型 | 免疫复合物沉积 | 数小时至数天 | 是 | 血清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
| IV型 | T细胞介导的迟发反应 | 24–72小时 | 否 | 结核菌素试验、接触性皮炎 |
五、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 皮肤试验(如结核菌素试验)
-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 细胞因子检测
治疗方法:
- 避免再次接触致敏原
- 使用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
- 对症处理(如抗组胺药、止痛药)
六、总结
迟发型变态反应是由T细胞介导的一种免疫应答,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对抗胞内病原体。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了解其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参考文献(略)
> 注:本课件内容为原创撰写,旨在提供清晰、系统的教学资料,适用于医学教育、科研学习及临床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