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陈情表》是西晋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篇奏章,文中以深情真挚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祖母的孝心和无法应召出仕的苦衷。文章开头提到:“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这句话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李密的身份背景。
一、原文节选:
>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少失父,多病,祖母刘氏愍(悯)臣孤弱,躬自抚养。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二、翻译:
李密,字令伯,是犍为郡武阳县人。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身体多病,祖母刘氏怜惜他年幼体弱,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服药、饮食,从未离开过她。
三、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文中“少失父”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李密小时候失去了父亲,家庭环境较为艰难。
2. “祖母刘氏愍臣孤弱”中的“愍”是什么意思?
答:“愍”意为怜悯、同情,表示祖母对李密的关心和爱护。
3. 从文中可以看出李密怎样的品质?
答:可以看出李密孝顺、懂事,对祖母有深厚的感情,并且有责任感。
4. 为什么李密不能应召出仕?
答:因为祖母年老体弱,需要他亲自照顾,所以李密无法接受朝廷的征召。
四、文章主旨分析:
本文通过讲述李密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故事,表达了他对祖母的深切孝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重视孝道的价值观。李密在忠君与孝亲之间选择了后者,体现了儒家“孝”的精神。
五、拓展思考:
李密在《陈情表》中所表现出的孝道思想,不仅是一种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中国古代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体现。他的行为也引发了后人对于“忠”与“孝”关系的深入思考。
六、总结: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虽只是一句简单的介绍,却为整篇《陈情表》奠定了情感基调。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了解了李密的身世,更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坚定,以及他对亲情的珍视与忠诚。
如需更多关于《陈情表》的赏析或写作指导,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