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读后感作文(初一读后感)】在初中的语文课上,我第一次读到了曹文轩先生的《草房子》。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但它却像一股清风,轻轻吹进了我的心里,让我对童年、成长和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草房子》讲述的是一个叫桑桑的小男孩,在油麻地小学度过的六年时光。他和同学们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有快乐,也有悲伤;有友情,也有误解;有成长,也有离别。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鲜活而真实,他们不是英雄,也不是坏人,而是普通人,有着自己的梦想、烦恼和挣扎。
最让我感动的是桑桑和他的朋友秃鹤之间的友情。秃鹤因为头上没有头发,常常被同学嘲笑,但他并没有因此自卑,反而用自己的方式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这让我明白,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外表,而在于他的内心和行动。有时候,我们总是用外貌去评判别人,却忽略了他们内心的光芒。
另外,书中还描写了很多关于家庭和亲情的故事。比如桑桑的父亲桑乔,他是一个严厉但充满爱心的校长。他对学生的关心和对工作的认真,让我看到了一个老师的责任与担当。还有桑桑的母亲,她虽然不善言辞,但却用默默的付出支撑着整个家庭。这些故事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也让我开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爱。
读完这本书后,我不再觉得“草房子”只是一个普通的房子,它更像是一个象征,代表着童年的纯真、成长的艰辛和生活的温暖。它让我明白了,每个人的成长路上都会遇到困难,但只要勇敢面对,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阳光。
通过阅读《草房子》,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情感上的触动。它让我学会了感恩、珍惜和理解。我相信,这本书会一直陪伴着我,成为我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