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课时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回忆性散文中的经典篇目。课文通过作者对童年时期一位保姆——“阿长”的回忆,展现了她虽粗俗却善良、朴实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怀念与敬意。
本课的学习重点在于理解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掌握散文的写作手法。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本课内容,以下是一些课时练习题,旨在巩固基础知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一、基础知识巩固
1. 字词积累
- 给下列词语注音并解释意思:
(1)诘问(jié wèn):追问、责问。
(2)憎恶(zēng wù):讨厌、憎恨。
(3)震悚(zhèn sǒng):因害怕而发抖。
2. 文学常识填空
- 本文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 《山海经》是一部古代地理和神话类书籍,共______卷,内容包括山川、水文、物产、神话等。
二、文本理解与分析
1. 简答题
- 为什么说“阿长”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物?请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明。
- 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我”对《山海经》的渴望,这反映了什么?
2.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 这句话描写的是“我”看到《山海经》时的反应,从中可以看出“我”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三、语言运用与表达
1. 仿写句子
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个类似的句子:
原句:“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摇晃。”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口语交际
假如你是鲁迅,你想对“阿长”说些什么?请用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
1. 写作训练
以“我身边的‘阿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描述你生活中一位像“阿长”一样的人物,写出他的性格特点和对你产生的影响。
2. 阅读推荐
推荐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进一步了解鲁迅的写作风格与情感表达。
五、综合检测
1. 下列哪一项不是“阿长”的性格特征?( )
A. 粗俗
B. 善良
C. 贪婪
D. 朴实
2. 文中“我”对“阿长”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A. 由讨厌到感激
B. 由感激到厌恶
C. 一直不喜欢
D. 一直尊敬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鲁迅笔下的“阿长”,更感受到了他对普通人真挚的情感。希望同学们在完成练习的同时,也能用心体会文章中蕴含的人情味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