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苏轼 —— 月下独思的千古绝唱
发布时间:2025-02-21 18:03:56来源:
苏轼的《中秋月》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诗中以中秋夜的月亮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苏轼笔下的中秋月,不仅是自然界的美景,更是情感与哲理交融的艺术结晶。
诗中,“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美丽,月光如水,洒满大地,给人以无限遐想。紧接着,“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苏轼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更表达了他深邃的人生思考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秋佳节吟诵的经典之作,千百年来,一直触动着每一个离乡背井、渴望团圆的心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